2022年2月6日,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习近平总书记同到访的阿根廷总统会见。会见结束,陪同的阿根廷驻华大使上前一步,用中文一字一顿对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话,在新时代又有了新的扩展:“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在部署“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明确要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凝聚”和“引领”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当然也是对文化工作的要求。文化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对文化之“治”的认识,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中更好地实现“凝聚”和“引领”,是我们应当担起的重大任务。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是文化之“治”的首要之义
“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最重大的政治成果,是新时代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政治保证,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我们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更加自觉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更加自觉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坚持和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要求旗帜鲜明讲党性。为此,我们必须深化对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的认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体现党的意志就是体现人民的意志,宣传党的主张就是宣传人民的主张,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化的根本宗旨也是为人民服务。把握了这个立足点,党和文化的关系就能得到正确处理,就能准确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文化之“治”的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为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作出历史性贡献,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世界性贡献,为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也是文化建设的精神旗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当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指南。
(三)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和发展环境是文化生产的重要基础,是文化之“治”的题中应有之义
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样,有它自身的特殊规律。认识和把握规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违反规律,则会造成严重后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遵循文化发展规律,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和发展环境。
我们要坚持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与“二为”“两创”统一起来。要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鼓励大胆探索,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活跃学术空气。要坚持和发扬学术民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学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
我们要大力推进健全文化法律制度。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基本要求。文化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必须依法依规,文化管理也必须依法办事。只有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文化发展才能获得可靠的制度保障。我们要不断建立健全文化法律制度,完善文化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四)健康的批评是文化艺术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文化之“治”的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开展文化艺术评论工作并将之内化于文化之“治”提供了指南。
文化艺术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化艺术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有了真正的批评,我们的文化艺术作品才能越来越好。
(五)造就宏大人才队伍,是文化之“治”的重要保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干一番大事业,就要有爱才、育才、用才的眼界、魄力和气度。
我们要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既要善于营造引才的政策环境、留才的生活环境,又要善于为人才提供宽容探索、宽容试错的创造环境。我们要建构良好的育才体制机制。要从提高文化领域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谋划人才工作,努力破解人才工作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为人才工作释放出体制机制最大的牵引性动能。我们要善于不拘一格用人才。要慧眼识才、放手用才,积极为“非常之人”提供大展身手的舞台。
(六)“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文化之“治”要发挥“凝聚”和“引领”之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意识形态工作对“团结”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并就“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出全面部署。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文化致力于“凝聚”和“引领”,文化领域自身也要“凝聚”,以利于在党的引领下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诚心诚意同文艺工作者交朋友,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倾听他们心声和心愿。”他身体力行,为我们树立了典范。2014年1月12日,一位作家在其博客上贴发习近平同志于1998年发表的一篇悼念文章《忆大山》。文章记述了一段尘封的往事,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在《忆大山》朴素的表述中,习近平同志与作家贾大山之间超越年龄、职务、身份差异的友谊,如同清泉出幽谷般汩汩流淌在读者的心头,温润着无数读者的心灵。
当前,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领导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涵盖领域之广泛、涉及变革之深刻都是前所未有的,因而更加需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发展潮流、凝聚思想共识、增强信心决心。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们坚信,不管有多少涉滩之险、多少爬坡之艰、多少闯关之难,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我们一定能凝聚起亿万人民的力量,一定能攻克那些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把光荣镌刻在实现伟大梦想的非凡征程上。
【注】本成果为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第二批实践项目(编号:2022WSYJ100287)阶段性成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学生第四党支部 李聪慧)
(审核:姚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