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预科班至今培养了六届学生,共计345人,包括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彝族等23个少数民族。学院鼓励少数民族预科生以其开阔而多彩的民族视野,用中英文视频展现家乡面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以爱国心、强国志,共筑我们美好的精神家园。
(预科一班 马旖阳)心得体会:
大家好,我是少数民族预科一班的回族女孩马旖阳。我来自著名“过桥米线之乡”“石榴之乡”——蒙自。蒙自得名于彝汉两族文化交融。要说蒙自,就不得不说那碧波荡漾的南湖水,那抚平抗战岁月里联大学子疮疤的南湖水。朱自清先生在《蒙自杂记》里写溶溶滟滟的南湖水,写“浓得化不开”的花儿,写摆小摊的“雷稀饭”,他爱着这里的一切,爱着中华民族的一切!“光而不耀,静水流深”,周定一先生就像这南湖的水,平静淡雅。他在《南湖短歌》里抒怀到“我远来为的是这一湖水”,可他那满腔热血,又化作短短一句“我爱远山的野火,烧赤暮色里一湖波”!联大学子的蒙自时光正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在现代人心中缓缓地涤荡开来……现如今,蒙自宣传越做越好,三张对外名片进入大众视野,对外开放走向前沿。蒙自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迈向厚积薄发! 我想让中国天南海北的小城故事传出去,走向世界!“不弃微末,久久为功”,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谱写新时代中国的美好华章!
(预科二班 伊丽达娜·伊力亚江)心得体会:
大家好,我是少数民族预科二班的维吾尔族女孩伊丽达娜·伊力亚江,来自祖国西北边陲的美丽城市——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这座城市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袤的西域大地上,散发着独特魅力。乌鲁木齐以其迷人的风景和诱人的美食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其中,大巴扎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这个充满活力和热闹的市场汇聚了各式各样的商店和摊位,传统的手工艺品、绚丽的纺织品、璀璨的珠宝以及独具风味的当地特色商品琳琅满目。小花帽作为当地民族服饰的瑰宝,更受到游客们的喜爱。大巴扎的建筑风格也十分独特,狭窄的小巷和圆顶天花板仿佛让人置身于异域的童话世界。
通过参与“展家乡面貌,讲中国故事”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同时也是家乡文化的传承者,我们有义务通过各种方式向大家展示家乡的美丽与魅力,让更多人了解祖国大西北的壮丽与神奇。让我们携手共进,用心感受家乡的温暖与美好,用行动传承家乡的文化与精神,共同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青春力量。
(文案:署革拉 杨江敏)
(指导老师:任智峰 秦嘉怡 秦宇文)
(审核:李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