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国际交流 -> 正文

国际交流丨学子风采—参与2023年暑期海外专业学习项目随想

发布日期:2023-10-20   来源:   点击量:

2023年我院两名硕士研究生参与暑期海外专业学习项目,分别去往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开展暑期访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们有何种收获吧~



英国剑桥大学

创建于1209年的英国剑桥大学,是英国乃至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同时也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在艺术与人文、数学、物理、工程与技术、医学、法学、商科等诸多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提供丰富的本科与研究生课程,领域包括工程、计算机科学、建筑、经济学、历史、地理、人文社科、数学、法律、医学、音乐、国际关系、社会学、语言学等。

Cambridge-2023暑期国际组织项目

本项目是为期2周的线下访学项目,由剑桥大学顶级师资为学生授课,加深学生对国际组织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所面临挑战的认知与理解,同时了解未来前往国际组织工作的机遇以及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

熊卓燕

2022级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

学习篇 

两周的课程分别由两位教授给我们讲解关于国际组织的相关知识,课堂都很活跃。虽然在国内也是上过全英的专业课,但真正听 native speaker 上课的过程确实还是非常不一样的,大脑需要飞快运转,否则就会处于 be lost 的状态。课程进展过程中教授会给我们抛出一些问题引导我们思考,课后也会有相应的学习任务,包括 seminar,当然也少不了做 presentation。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也和其他学校的同学一起讨论问题,这个过程也是收获满满。刚开始上课的时候状态还有些“断线”,后来慢慢跟上节奏,我也确实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学习能力(英语听力和口语)有一定的提高。



生活篇

上课之余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天天去逛博物馆、逛街甚至逛超市。随手一拍就是美美的照片(当然是在天气好的时候)。去伦敦的时候更是特种兵式参观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大笨钟、塔桥和伦敦眼,终于把手机里的存图变成了眼前真实存在的实物。



收获篇

参加这个项目实属偶然,一开始只是在学校公众平台上看到了相关的推送,后来抱着听一听的想法去参加了线下宣讲会,更是被触动到了,于是决定参加项目。两周时间听上去并不长,但是在那里每一天都过的非常开心。我感受到了异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更重要的是让我拥有了敢于跳出舒适圈的勇气和信心。在这两个星期中,我也结识到了很多其他学校的同学,他们身上都有着值得我学习的闪光点,同时也收获了一段非常珍贵的友情。

看到一句话说:“人生的路上,有太多的明天和下一次,但如果总是把想法留在下一次,把计划放在明天的话,将永远不会真正得到什么。既然有想法,就要去做,在探索中成长。”我想这也是我最大的感受,永远带着热情和勇气,去实现心之所向。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创建于1895年,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并称“G5超级精英大学”,也是英国金三角名校和罗素大学集团成员。

下设25个学术科系与23个研究中心,优势学科包括社会科学、管理学、金融、商科、经济学等,校友及教员之中包括18名诺贝尔奖得奖者与37名政府或国家元首。学校位于英国首都伦敦市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比邻国会大厦、大英博物馆、特拉法加广场等地标建筑。

LSE-2023暑期专业学习课程

本项目由LSE暑校(LSE Summer School)开设,旨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学生提供为期三周的专业课程学习,包括丰富多元的学术主题,以满足不同领域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LSE的暑校创办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是在欧洲历史最悠久且在同类学校中规模最大的暑期学校,目前开设近100门各类课程。

李若瑄

2021级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硕师计划)

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访学的这段经历,对于我而言,是一个充满憧憬与挑战的全新旅程。从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到接受高水平的教育,处处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首先,文化冲击是不可避免的。英国与中国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从饮食习惯到社交礼仪,几乎每个方面都有巨大差异。刚开始,可能会感到有些不适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可以逐渐融入当地文化,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尊重多元性。

其次,中英教育方式的不同也令人感受颇深。在这里,我接触到了更加强调自主和实践性的学习方法,体会到了独立思考和拥有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同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交流,也能够拓宽视野,加深对国际事务的理解。

另外,这段生活经历也可以锻炼独立性与适应能力。远离家乡,需要自己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购物到住房,从交通到健康保健,都需要自己动手处理。这种经历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当然,出国学习也可能伴随着一些困难和挑战。语言障碍可能是最初的难点,但随着逐步融入、不断学习,交流就会变得更加顺畅。同时,学术压力也会增加,适应新的教育体系和学习方式需要时间,但这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这段访学经历让我体验到不同文化的碰撞,接受了高水平的教育,锻炼了独立与适应能力。这段经历不仅为成长带来了机遇,也丰富了人生阅历,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审核:李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