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暑期三下乡】“赤牛青语”丨实践篇丨参观赤牛坬民俗博物馆

发布日期:2023-07-24   来源:   点击量:

为充分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切实做好“用多语种讲好中国故事”,发挥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赤牛青语”实践队于2023年7月23日上午跟随当地讲解员进入赤牛坬民俗博物馆。实践队成员们在一孔孔窑洞中,沉浸式体验悠悠岁月中的陕北特色民俗生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与风采。



赤牛坬民俗博物馆建立于2002年,位于榆林市佳县坑镇赤牛坬村。馆藏陈列于一孔孔窑洞中,馆内的一件件展品是陕北农村居民日常生活的“缩影”, 颇具陕北地域特色。同时,它是陕北唯一一座规模较大的民间自建仓储式博物馆,包含陕北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的诸多方面,生动再现了陕北农村生产生活场景。



“赤牛青语”小队跟随讲解员的步伐进入农耕工具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形态各异,用途多样的大小农耕工具,包括锄头、犁、掘头、灌溉水桶、篓子等。这些农具留有岁月磨损过的痕迹,也留存着陕北农人生活的印记。



随后,队员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进入日常服饰馆。一褂褂羊毛大袄,一件件补丁旧衣映入我们的眼帘,这些大衣是陕北农户冬季的必备单品,更是陕北的独特印记。同时,纯手工的旧帽大衣也折射出赤牛坬农人们的淳朴与节俭。



进入红色革命馆,一幅幅革命画卷、一个个革命故事在讲解员的生动形象讲述下,实践队的队员们仿佛穿梭回那段红色岁月,去感悟革命先烈的铮铮誓言。



一头有故事的赤牛,一孔古朴的窑洞,一座“仓储式”民俗博物馆,都在诉说着赤牛坬的特色民俗文化。通过参观民俗博物馆,“赤牛青语”实践队的队员们深刻了解了赤牛坬的民俗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将继续深入调研,扎根赤牛传统,以青春画笔书写赤牛民俗文化更加绚丽的五彩画卷。


(审核:姚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