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建设 -> 科研动态 -> 正文

英语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师生应邀参加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

发布日期:2023-06-18   来源:   点击量:

2023年6月10日—11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会议在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由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延边民族教育研究会承办。设置四场主旨报告、三场青年学者分论坛、六场硕博论坛。其中,主旨报告议题有新时代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研究、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议题有民族地区现代化与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等。国内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15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延边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严秀英主持大会开幕式,延边大学蔡红星校长、南开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陈·巴特尔教授分别进行开幕式致辞,对专委会以往的工作表达充分认可同时对本次会议寄与高度期待。



应会议主办方热情邀请,学院博士生导师金志远教授带领4名研究生作为参会代表出席此次会议,提交参会论文并作研究报告。

金志远教授在大会上做了“中华民族教育学的构建—普通教育学和民族教育学的融合”这一主题的主旨报告,明确提出中华民族教育学构建这一观点。普通教育学强调共同性,民族教育学强调差异性,中华民族教育学是由普通教育学和民族教育学融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它既研究共同性,也研究差异性。同时,中华民族教育学的构建,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教育学科融合发展的必然,更是教育实践的需要,教育实践要求各民族学生合校、合班、混合教学、混合宿舍、加强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教育学是由少数民族教育学和普通教育学范式转变而来,是对它们的超越和扬弃,它是对少数民族教育学和普通教育学的新陈代谢。金教授报告中所阐释的这一新的观点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和在场观众的热烈讨论和深层思考。



此外,出席此次会议的还有我院研究生袁娇娇、宋一丹、吕雪、段晨昊四位同学。袁娇娇同学提交了参会论文《外语类高校铸牢各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基于群际接触理论视角》并在硕士生论坛第三分论坛作汇报发言。她认为,群际接触被认为是心理学中促进群际关系的最有效策略之一,对外语类高校铸牢各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启发意义。因此,她从群际接触理论视角出发,从群际接触理论对外语类高校铸牢各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的价值、外语类高校铸牢各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的实施、外语类高校铸牢各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的问题、外语类高校铸牢各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的优化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宋一丹同学提交的参会论文是《非遗融入中小学教科书的理论基础与策略研究》,以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分析了学习教育、教科书与非遗文化传承间的关系,揭示了教科书对于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非遗文化传承的新路径。



吕雪同学提交的参会论文是《延安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进入中小学数字教材的策略研究》,她认为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和国际地位的增长,国民的政治认同感不断增强,年轻一代的中小学生有必要学习和掌握我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优秀革命传统。她从延安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进入中小学数字教材的重要意义、延安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进入中小学数字教材的问题审视、延安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进入中小学数字教材的路径选择三方面进行阐释,探索出延安时期革命传统主题教育进电子教材的有效路径。



段晨昊同学投稿了论文《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学英语教材的理性思考》,以中学英语教材对融入国家认同教育,是新时代来自多方面对英语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为背景,从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学英语教材的实质、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学英语教材的必要性、目前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学英语教材的现状、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学英语教材的设计四个方面展开研究。

此次会议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领域的学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教育民族学、人类学发展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参会同学们拓宽了视野,了解了该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前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时代进步主义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将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深入细致研究,以期贡献自己的力量。




(审核:金志远)